2016年 9月9、10日兩天(週五與週六),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暨聖嚴教育基金會繼續合作舉辦2016「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第二階段成果發表會,研討會在法鼓山第三大樓的國際會議廳舉行。
2016「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延續去年主軸,共有六組青年學者團隊獲得進階甄選,分享更進一步研究的心得暨成果。發表學員計有來自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和台灣等地。
六組發表子題分別為:
1.五至七世紀中亞與漢地觀想禪修的文本與實踐
2.日唐漢傳佛教文化交流中的受容與創新—從文學、儀式、王權的角度出發
3.晚明清初唯識、因明學研究—新文獻的觀點
4.曾幾佛場‧何時梵剎? —多重視角下的寺院空間變化研究
5.民間佛教與女性文化—以寶卷及方志文獻為依據
6.長溝流月去無聲—第六到八世紀漢傳中觀學流播路線及其相關問題之考查
由於本年是第二階段的進階成果發表,加上主持、講評、發表及與會聽眾來自多種領域,跨學科、跨世代的交流討論,雖然與會人數僅約百人,但迴響熱烈。
為鼓勵青年學者專精佛學、護持正法,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特地蒞會關懷。方丈和尚於應邀致詞時表示,漢傳佛教具有包容性、接納性、適應性等特色,因此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對於漢傳佛教的未來深具信心,寄望僧俗四眾秉持推廣漢傳佛教的使命感,繼續推動佛教人間化、佛法生活化、佛學人性化。
主辦的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則表示,六組參與成果發表的海內外青年學者,都是通過一再審核的菁英。發表人經過一年多的研究淬鍊,以及明年的成果展現,都令人期待。
協辦的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則幽默地提醒青年學者重視身心健康、終身學習,方得以具足「福祿壽」的學術界研究需要。勉勵大家將閱讀、記錄、研究、發表、實行,培養成為永續生活的型態。
本年發表的六組青年學者團隊由於是通過進階甄選,因而獲得移地研究的經費補助。學員們表示有了實地考察的機會,不論是進行田野調查或文獻資料蒐集,都更充實受用。
兩年的青年論壇舉辦後,獲得學界、教界及青年學者們熱烈支持與關注,明年將繼續舉辦第二屆青年學者論壇,主辦的中華佛研所希望關心漢傳佛教研究的全球青年學者們能把握三年一輪的機會,和有相關研究領域的學人一起組隊報名。